试手了一下 Rust, 发现止今所学知识尚浅,不少情况处理起来很是茫然,比如经常得到的值是 Result 或 Option, 有时候要 .unwrap(), 有时得后面加个问号,或 .await。还有从自定义函数里返回一个引用都不容易,到处是 move, borrow, owner, lifetime 之类的错误信息。所以说,快充五分钟还真不敢上路,继续学习 Rust 的 Result, 说起它又必须与 Rust 的错误处理联系起来。
编程语言在处理错误无外乎就两种哲学
- 得到正确的结果或触发异常,异常不就地处理则向外传播
- 总是能得到一个结果,于结果中获知是否有异常,如 Option<T>, Result<T, E>
其实本人更钟爱前一种方式,因为正常逻辑可以更流畅的表达,不至于被众多的 if 语句所打断; 而异常的话可以就地解决,或者延迟到某处去集中处理。Java 多是用第一种方式,所以某些框架尽量使用 Unchecked 异常,不强制插入 try/catch 块。
第二种方式,在 shell 或 C++ 很常见,比如 shell 下每调用一个命令都有返回数值, 即 $?, 0 为正常,非 0 为有错误; C++ 的 GetLastError() 也是一样的意思。
现在所学的 Rust 在处理结果和错误时,采用了第二种方式,不过使用上 Rust 的模式匹配处理起 Option<T>, Result<T, E> 倒也不难,而且 Option<T> 和 Result<T, E> 这样的返回结果还用来向上传播异常,出错时还能追踪到异常栈。
Rust 提供了分层式错误处理的几种方案
- Option<T>: 有无值
- Result<T, E>: 有无错误
- Panic: 错误不可恢复,Go 语言也是用这个 panic 关键字
- Abort: 灾难性错误,一般都要终止进程了
实际中建议用 Result<T, E> 和 Panic 来分别处理可恢复和不可恢复的错误
Result<T, E> 是 Rust 内置并被自动引入的枚举
1 2 3 4 |
enum Result<T, E> { Ok(T), Err(E), } |
下面自定义一个方法返回 Result<T, E>, 然后看几个典型的应用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|
fn add_one(x: i32) -> Result<i32, &'static str> { if x == i32::MAX { Err("overflow") } else { Ok(x + 1) } } fn main() { let v = add_one(32).unwrap(); println!("v: {}", v); // v: 33 let e = add_one(i32::MAX).unwrap_err(); println!("e: {}", e); // e: overflow if let Ok(ok_value) = add_one(32) { println!("ok_value: {}", ok_value) // ok_value: 33 } if let Err(err_str) = add_one(i32::MAX) { println!("err_str: {}", err_str) // err_str: overflow } } |
如果对 Err("overflow") 进行 .unwrap() 操作,会得到错误(Panic)
called
Result::unwrap()
on anErr
value: "overflow"
并在 Debug 模式下输出整个异常栈
当然对 Ok(33) 也不能 unwrap_err() 操作, 也会有 Panic
called
Result::unwrap_err()
on anOk
value: 33
但可以用 Result<T, E> 的其他方法
- unwrap_or(default): 有错误则得到一个默认值
- expect("custom error"): 有错误仍然是一个 Panic, 可进一步自定义错误信息,如 Err("overflow").expect("custom error") 会看到 custom error: "overflow"。有一点像 PHP foo() or die("死给你看") 的意思
- expect_err(msg): 用到 Err 身上的方法,如果不是错误可不成
- is_ok(), is_error() 的判断
- ok(), error() 分别针对 Ok, Err 得到相应的 Option<T> , Option<E> 结果
- 其他更多如 unwrap_or_else(op), unwrap_or_default(default) 等
?
与 unwrap()
某些时候 ?
是 unwrap()
的快捷操作,但不是任何地方都适用。我们先在 main() 函中试下
1 2 3 4 |
fn main() { let x = add_one(32)?; // 类型自动推断 x: i32 println!("{}", x); } |
在 Result<T, E> 后加个 ?
号确实能让 x 类型在 IntelliJ IDEA 推断为 i32, 但无法通过编译,错误是
1 2 3 4 5 6 7 8 9 10 |
error[E0277]: the `?` operator can only be used in a function that returns `Result` or `Option` (or another type that implements `FromResidual`) --> src/main.rs:12:24 | 9 | fn main() { | --------- this function should return `Result` or `Option` to accept `?` ... 12 | let x = add_one(32)?; | ^ cannot use the `?` operator in a function that returns `()` | = help: the trait `FromResidual<Result<Infallible, &str>>` is not implemented for `()` |
就因为 main() 不是返回 Result 或 Option。?
的操作是用来无法完成 unwrap() 时继续向外传播相应的 Result 或 Option, 所以创建一个返回 Result<T, E> 的函数来用 ?
就没问题
1 2 3 4 5 6 7 8 9 |
fn foo(x: i32) -> Result<i32, &'static str> { let v: i32 = add_one(x)?; // 正常 Ok(v / 2) } fn main() { let x: i32 = foo(i32::MAX).unwrap(); println!("{}", x); } |
因为 foo 函数返回的是 Result<T, E> 所以其中的 add_one(x)? 不再抱怨了。
再仔细看上面错误,好像调用函数返回 Result 或 Option 就能在其中用 ?
代替 unwrap()
, 那把 foo 函数改成返回 Option
1 2 3 4 |
fn foo(x: i32) -> Option<i32> { let v: i32 = add_one(x)?; Some(v / 2) } |
编译又不过
1 2 3 4 5 6 7 |
error[E0277]: the `?` operator can only be used on `Option`s, not `Result`s, in a function that returns `Option` --> src/main.rs:10:28 | 9 | fn foo(x: i32) -> Option<i32> {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this function returns an `Option` 10 | let v: i32 = add_one(x)?; | ^ use `.ok()?` if you want to discard the `Result<Infallible, &str>` error information |
所以前面说的 Result or Option 是骗人的,准确的说应该是函数中用 ?
代替 .unwrap()
的话,必须保证当前函数也是返回一样的类型,Result 对 Result, Option 对 Option。 因为 ?
代替 .unwrap()
的语义是,如果能 unwrap() 则往下处理,否则把 Result::Err 或 Option:None 的值作当前函数的返回值,也就要求 Err 中的错误类型要匹配。具体来说是
Option
1 2 3 4 5 6 7 8 |
fn foo(x: i32) -> Option<f64> { let v: i32 = bar(x)?; // 用 bar(x)? 的话,foo 方法返回任意类型的 Option 都行 ... } fn bar(x: i32) -> Option<i32> { ... } |
foo 函数的等效代码如下
1 2 3 4 5 6 7 |
fn foo(x: i32) -> Option<f64> { let v = bar(x); if v == None { return None; } ... } |
Result<T, E>
1 2 3 4 5 6 7 8 |
fn foo(x: i32) -> Result<f64, &'static str> { let v: i32 = bar(x)?; // 用 bar(x)? 的话,foo 方法只需保证返回的 Result 的 错误部类类型一致,此处都必须是 &'static str ... } fn bar(x: i32) -> Result<i32, &'static str> { ... } |
foo 函数的等效代码如下:
1 2 3 4 5 6 7 |
fn foo(x: i32) -> Result<f64, &'static str> { let v = bar(x); if v.is_err() { return Err(v.unwrap_err()); } ... } |
简单讲 ?
替换 .unwrap()
的作用是能在出错时提前返回 Result::Err(err)
或 Option::None
, 这样应该更好理解调用函数需返回的类型。
ChatGPT 说推荐用 ?
, 这样能更优雅的向上传播异常,除非确定 Result/Option 中有值就用 unwrap()。测试了一下,确实,在 foo() 函数中用了 add_on(x)? 异常栈里就能看到 foo() 函数调用,用 add_on(x).unwrap() 则差一些。
如果把 ?
号串起来,写成
1 |
let x = foo()?.bar()?.qux()?; |
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,对就是 Groovy 的 Safe Navigation operator。
前面正好又从 Result<T, E> 没到了 Option<T>, 那就看看 Option<T> 应如何处理
Option<T> 也是一个枚举
1 2 3 4 |
enum Option<T> { None, Some(T), } |
包括两个值,有还无。Option 也有类似的 unwrap(), or(), or_else(), 通过 ok_or() 和 ok_or_else() 方法又可以把 Option 转换成一个 Result<T, E> 类型。
还有就是把 Option 用 match 或 if let 的模式匹配, 如 if let Some(x) = foo() { ...process x... }
抛出和捕获异常
相信我们多数人比较习惯的异常的处理方式是 throw/try/catch/finally, Python 用的关键字是 raise/try/except/finally, Go 的关键字是 defer/panic/recover。回到这里的 Rust 用的是什么语法呢,panic/catch_unwind, Rust 没有传统语言的 finally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|
use std::panic::catch_unwind; fn foo(x: i32) -> i32 { if x == 0 { panic!("can't process 0") } x + 10 } fn main() { let y = catch_unwind(|| { // y 的类型自动推断为 std::thread::Result<i32> foo(0) // 如果在这个闭包体中返回不同的类型,y 也将被推断为相应的 std::thread::Result<X> 类型 }); println!("{:?}", y); // Err(Any { .. }) } |
std::thread::Result 是一个自定义的 Result
pub type Result<T> = crate::result::Result<T, Box<dyn Any + Send + 'static>>;
通过 catch_unwind() 又重新把 panic 转换成的 Result, 还是要用 unwrap() 之类的方法去判断成功或失败,或获得其中的值
程序虽然能正常恢复,但在控制台下执行的是 cargo build --release
生成的执行文件,仍然打印出信息
1 2 3 4 |
thread 'main' panicked at src/main.rs:13:9: can't process 0 note: run with `RUST_BACKTRACE=1` environment variable to display a backtrace Err(Any { .. }) |
如果 foo(0) 换成 foo(10), 执行后控制台输出为
Ok(20)
catch_unwind() 的最终目的是把 panic 转换成 Result。
本文链接 https://yanbin.blog/rust-language-learning-4/, 来自 隔叶黄莺 Yanbin Blog
[版权声明] 本文采用 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 (CC BY-NC-SA 4.0) 进行许可。